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临床医学专家
编号:214172
林巧稚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2日 中国公众科技网
     中国第一位医术精湛的妇产科医师 林巧稚还在当助理医师的时候,就是一位出色的医生,独立地完成了第一例大手术。

    一个深夜,遇到了一位子宫破裂流血不止的年轻妇女,林巧稚还是助理医生,无权处置这种病人。她打电话向科主任报告了危急情况,科主任让她自己做手术。她果敢地通知手术室,站上手术台,完成了她当医生的第一例大手术。手术的成功,坚定了她一个女人能当好妇产科医师的信心,也引起了医院更多人的注目。她被提前3个月由助理医生晋升为住院医生。第二年她比同班同学提前两个月就接到了继续任用聘书。

    1930年5月的一天,社会要人张先生的夫人住院临产,她有生理性盆腔狭窄,加之体质虚弱,难产断定无疑。究竟选剖宫,还是自娩产,权在医生。协和医院主张除生理原因,都施行自娩产,减少对孕产妇人为创伤。产妇进入手术室后,根据产前种种生理现象,科主任决定用自娩产方案助产。张太太终于把孩子生出,但胎盘仍留在子宫内。林巧稚顺利地取出了滞留的胎盘。
, 百拇医药
    一位患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又有严重心脏病,从局部看,应当作剖宫产,从整体看,患者又难以接受大手术的深度麻醉。林巧稚从查阅的大量资料中看到国外有用破水头皮钳接产的先例,建议采用这一方案。科主任同意这个方案,并亲自担任林巧稚的助手。林巧稚娴熟地完成了手术。这也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第一次成功地做了这样引产术。

    内蒙古自治区一位前四胎所生婴儿都因溶血症未能成活的产妇,第五胎时住人协和。林巧稚查阅文献,知道国外能采用的措施只是静脉换血,那时候,尚无一例成活的报道,有的患儿死于换血过程中,有的死于换血之后。林巧稚研究总结了各国失败的原因,发现问题在于换血方法。能否科学地控制抽血与输血的速度、数量和次数是关键。输血过慢,不能中断含有抗体血液在体内的继续循环;输血过快,婴儿心脏和各生理器官承受不了。林巧稚组织指挥她的学生率先闯过了这一难关,攻克了新生儿溶血症无法解决的世界性课题。

    多方位开拓了中国妇产科科学发展 当住院医师不久,林巧稚就着眼研究子宫出血致病的生理原因和不同职业妇女出血状况,研究较为多见的盆腔脏器的炎症,如盆腔炎、盆腔结核等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细菌学和尿道细菌学。在她出国学习期间,参观了剑桥大学、纽汉姆大学,又在马里兰医学院的妇产科里进修实习了两个月。她几乎用尽了实验室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躲到有丰富资料的图书馆,中午拿出一份夹心面包充饥。从资料中,寻觅她想获得的知识,又顺着资料提供的线索,广泛地参观了伦敦各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如蔡尔斯妇科医院、伦敦妇幼医院、伦敦妇婴医院等。参观了镭放射治疗中心站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设备,这启发提供了她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她研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基础。最后她又到英国皇家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在自己的老师科主任的实验室内进行小儿宫内呼吸课题的研究,她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到伯明翰市举行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议上交流,受到好评。林巧稚被晋升副教授。她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结果发表于《用造袋术治疗后腹壁囊肿一例》、《新生儿自发性肺气肿》、《妊娠及非妊娠妇女的阴道酵母样霉菌》、《在协和医院生产的畸形头胎儿》、《对妊娠母亲试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小生儿》等文章中,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从临床统计学中,她发现,妇科病是占妇女发病率的2/3。当时,国家贫困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妇女尤其难躲产前产后关,难产婴儿死亡率极高,子宫出血、宫颈糜烂等病成了常见病,她实感自己责任重大。同时,她还在寻找妊娠生理原因,研究月经和排卵的科学原理,这一现象同身体状况的内在联系。1939年,医院要她研究妇产科基础理论,因她获得了去芝加哥大学妇产科学系学习的机遇,在生理学、妇科肿瘤、内分泌和畸形胎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回国以后,遇上了战争,战争使医学科学研究终止了将近10年。
, http://www.100md.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协和医院妇产科治疗任务日益繁重。林巧稚深感癌症是妇科疾病的最大难点。据她掌握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100多万妇女死于癌症。她重返协和医院后,就组织在染色质、染色体的遗传学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病毒可能是肿瘤的病因之一。她带领学生对葡萄胎、子宫绒毛膜上皮癌进行长期了解和跟踪检查。总结1948年7月1月到1958年12月底接收住院的158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葡萄胎86人,恶性葡萄胎27人,绒毛膜上皮癌42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3人。恶性葡萄胎病例中24例发生远处转移,86例良性葡萄胎竟有9例发生远处转移,这一事实推翻了国外专家自1947以以后根据200例葡萄胎病例分析,认为良性葡萄胎不转移的结论。她不仅找到了上述三种病例,还找到了鉴别三种不同病例的主要标志,及三者之间的某些亲缘联系:找到了它们远处转移的共性,和转移时各自不同的特性。提出良性葡萄胎发展的三种趋向一是经过治疗,肿块消失或退化;二是扩散之后形成一些栓塞,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造成血管破裂,并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症状,严重的可以造成突然死亡;三是由某种尚不明了的机制作用,滋养细胞癌变,发生远处转移。她还发现某些因素是最为可疑的分子,特别重视绒毛性腺激素的测定,把它作为观察滋养细胞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这个指标变化的动态系列中去发现促使葡萄胎发生癌变的隐蔽着的机制。在她分析癌症发展变化的同时,北京市政府接受了她对妇科的普查建议,于1958年9月经她组织抽样83个机关单位、27所学校、22处居民地段的7万多29岁以上妇女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患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瘤、子宫颈癌、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者都各占一定比例。已人花甲之年,她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未必能彻底征服癌症,便找来学生连利娟、宋鸿钊,把自己自1948年以来所积累下来的癌症追踪资料全部交给了他们。,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